學校督導評估方案
發布日期:2016-03-16 發布員:濟南慶典公司
篇一:學校督導評估方案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海南省人民政府和三亞市人民政府有關教育工作的精神,根據海南省人民政府關于縣級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導評估的部署安排,切實做好迎接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評估準備工作,結合我校實際特制訂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舉全校之力,加大教育裝備投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推進學校高標準、規范化建設。
二、目標任務
認真落實三亞市教育局的工作要求,改善辦學條件,優化育人環境,規范學校管理,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高裝備使用效率,確保學校教育教學工作順利通過“省檢”。
三、組織領導
為加強我校迎“省檢”準備工作,成立學校教育工作督導評估領導小組。
組 長:蒲維獻
副組長:符文魁 蒲進康
成 員:學校各中層領導
1、宣傳組:
組 長:蘇海波
2、校園環境組:
組 長:蒲進康 副組長:黎公明 李清新
3、法制安全組:
組 長:符文魁 副組長:陳運翰
4、教學教研組:
組 長:陳明正 副組長:楊得伸 成員:各科科組長
5、德育活動組:
組 長:蘇海波 副組長:李小玲
6、班級、學生管理組:
組 長:符文魁 副組長:各班主任
7、檔案組:
組 長:陳明正 副組長:林安榮 趙志飛
四、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宣傳動員,調查摸底(20XX年6月15日-6月28日)
1、宣傳動員。學習三亞市政府、市教育局、鳳凰鎮政府有關文件,制定《妙聯學校迎接省教育督導評估工作實施方案》,明確工作方向,明晰工作思路,把握工作重點,確定工作職責。召開迎檢動員大會,深入進行宣傳發動工作。
2、調查摸底。對照督導評估標準,對學校辦學條件特別是在實驗儀器、圖書、音體美勞衛器材、電教器材等方面的缺口進行自查并分類匯總。其中,教導處負責對學校“四室一網”建設和實驗儀器、圖書、電教器材、音體美器材等方面的缺口進行自查并分類匯總;政教處負責校園文化建設情況自查;后勤處負責校園周邊環境治理和安全隱患的排查。
第二階段:集中準備,落實提高(20XX年6月29日-8月30日)
1、加大投入力度,實現辦學條件標準化。學校要借省督導評估之契機,多渠道籌集資金,努力實現辦學條件標準化。一是要加強專用教室建設:要對照評估標準,增加專用教室數量;二是按照新的配備目錄摸清底數,對各科教學儀器、圖書、器材等科學合理地進行配備和補充,特別是音體美器材,確保達到省定評估標準。此項工作由教導處、總務處負責。
2、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一是綠化美化校園:粉刷墻面,栽種、修剪花草,整治校門口處的文化長廊。二是墻面文化,包括墻面文化、宣傳櫥窗、學習園地等。三是進一步完善學生社團和活動機制,推進廣播站工作,組建籃球隊、舞蹈隊等新社團。四是網絡校園建設,推動教師博客和學校博客圈建設。五是班級文化建設,豐富班級文化內涵。此項工作由政教處負責。
3、推進素質教育,抓好教學教研。一是實施素質教育,加強教學常規管理,提高教學質量。二是積極開展教科研活動,推進基礎教育課程向縱深發展。三是提高專用教室的利用率,加強對專用教室管理人員的培訓。四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科學規范教師目標考核機制。五是抓好體育衛生、藝術教育、實踐能力和校本課程等方面工作。六是積極做好“學困生”轉化工作。此項工作由教導處負責。
4、加強德育、學生養成教育、班級管理工作。一是強化德育的地位,落實德育基地、場所建設,開展德育活動和德育工作交流。二是完善學生養成教育機制和措施,注重過程性、形成性教育,形成良好的校風。三是規范班級管理,有制度,有措施,規范學生評價機制。四是搞好校園衛生。此項工作由政教處、團支部負責。
5、搞好法制安全綜合治理工作。一是要加強對學生的法制教育。二是強化學生安全教育和管理。三是搞好學校周邊環境治理,排除安全隱患。此項工作由法制安全組負責。
6、做好檔案資料整理工作。學校要加強檔案管理,將過去的工作痕跡、工作成果、工作資料及時分門別類的匯總整理,實現檔案管理規范化。此項工作由檔案組及相關處室負責。
第三階段:自查、交流完善(20XX年9月1日-10月5日)
1、完成各種文字材料、數字報表、檔案資料的匯總整理。學校各處室要高標準完成自查報告、學校簡介、20XX年以來的檔案整理等工作。
檔案組:匯總各處室工作計劃、總結等常規管理材料;學校簡介等方面資料。
安全組:負責學校各項制度匯總、學校法制教育、安全等方面資料。
教導處:負責學校的年度工作計劃、安排、總結、學校發展規劃等;負責匯總素質教育、教學常規管理檔案;校本教研、校本課程開發資料;體育衛生檔案;藝術教育檔案;綜合實踐檔案;學籍檔案、檔案室建設;各專用教室管理檔案、使用記錄等。
政教處:負責德育、學生養成教育、班級管理、學生管理、校園衛生、校園活動、校園文化建設等方面檔案。
總務處:負責教育經費預算、報表、基建、購置、校務公開、公物維護及校園建設等方面檔案。
2、交流提高。組織各處室負責人及相關人員到其它學校參觀學習,邀請教育局各相關科室到學校指導工作,通過交流學習,發現并解決實際。
3、模擬督導評估。迎接教育局的模擬督導評估,根據評估意見,召開各處室主要負責人工作調度會,按梳理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立即整改,切實將工作做細、做實、做好,確保目標任務的順利完成。
第四階段:接受評估(20XX年10月6日-10月19日)
全面做好“迎檢”各項準備工作,迎接省教育工作督導評估驗收。
五、工作措施
1、統一思想,高度重視迎省教育工作督導評估工作,全體動員,全力以赴。學校成立迎接省教育督導評估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學校迎檢工作,校長是第一責任人,各處室主任是分管項目的第一責任人。
2、加大宣傳工作力度。學校將充分利用黑板報、標語口號、廣播站等形式,對教育工作的意義、任務、目標和要求進行廣泛的宣傳,從而動員和依靠社會的力量來關心和支持我校的發展。
3、切實落實目標責任制,在學校制訂的此迎省教育工作督導評估實施方案的要求下,明確目標,強化責任。全體教師要樹立全局觀念,把“迎檢”作為促進教育教學的手段。
4、大力推進學校管理工作。一是加強校園環境的整治,二是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三是切實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四是鞏固和提高“四率”指標,五是抓好教學教研工作,六是搞好校園文化,七是認真準備檔案資料。
5、開展督導自查,為使迎檢工作按時按目標完成,領導小組將進行過程性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到位,切實做到以本次評估工作為契機,全面提升我校管理水平。
迎接省政府教育督導評估工作是是我校今年的中心工作。各處室和全體教師的所有工作都將圍繞迎檢,為迎檢服務,努力在環境建設、文化建設、制度建設、隊伍建設、科研教改等方面做到全面詳實,并注重突出我校特點,體現優勢項目,為全縣在迎檢中得到高分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篇二:學校督導評估方案
根據教育部《中小學校素質教育督導評估辦法(試行)》(教督辦[20XX]10號)要求,進一步完善學校督導評估制度,增強中小學推進素質教育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XX-2020)》,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在全省范圍內開展以學生發展為本、以促進學校發展為目標、以提高教育質量為核心的素質教育督導評估,提升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水平。
二、基本原則
發展性原則: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以提高教育質量為核心,把全體學生發展和每一個學生全面發展作為評價教育教學質量的主要標準。
主體性原則:以促進學校發展為目標,引領學??茖W制定發展規劃,強化學校在督導評估中的主體地位。
全面性原則:堅持面向每一所中小學校,以全面評估轄區內的學校為根本,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個性化原則:鼓勵學校在依法規范管理的基礎上,發揮優勢,辦出特色,示范引領區域內素質教育實施。
動態性原則:獲得素質教育示范學校榮譽的學校,每五年復查一次,對存在的問題經限期整改仍達不到標準的學校,取消其示范學校稱號。
三、適用范圍
《方案》分普通高中、初中、小學三個評估體系。每個評估體系分為辦學思想、制度建設、辦學行為、德育工作、教學工作、辦學成效等6個A級指標,19個B級指標,41個C級指標。各指標體系適用于相應層次的各類學校。
四、評估程序
1、成立督導組,提前向學校發出書面督導通知并向社會公示。
2、接受并審核學校自評報告。
3、采取聽課測試、問卷調查、訪談座談、校園觀察、查閱資料等方式,進校全面收集信息。聽取教師、學生及家長的意見,征求社會和公眾意見。
4、督導結束時,向學??陬^反饋督導評估意見,并聽取學校的說明和申辯。
5、教育督導部門根據督導組報告、學校自評報告和社會公眾意見進行綜合評估,形成督導意見書發送學校。
6、督促、指導學校按督導意見書進行整改,并對整改情況進行復查。
五、組織實施
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統籌全省素質教育督導評估工作,對市、縣(市區)、學校三級督導評估工作進行指導和檢查。市、縣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按照分級負責、分類指導的原則,負責所轄中小學校素質教育督導評估的組織實施工作。
(一)實施步驟
1.學校自評
突出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體地位,建立完善學校自評制度,組建由學校領導、中層干部和教師代表參加的自評工作領導小組,制定自評工作目標和實施方案,每學年對照督導評估的內容和標準進行自評。接受督導評估前要將自評報告報送教育督導部門。接受督導評估以后,根據督導反饋意見,對存在問題進行整改,并將整改情況報告報教育督導部門,接受復查。
2.縣(市區)督導評估
縣(市區)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按照三年一輪的評估周期,具體安排縣(市區)域內中小學素質教育評估實施細則;組織實施學校開展評估;組織責任區督學對學校進行過程性視導;對學校進行復查驗收;組織推薦所轄學校申報市級素質教育示范學校。
3.市督導評估
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負責制定本轄區實施中小學素質教育評估工作計劃。對縣(市區)督導評估工作提出指導意見;對各地學校督導評估工作進行定期檢查和專項抽查,總結推廣;負責市直屬學校的督導評估;對申報市級素質教育示范學校實施評估認定與復查;組織推薦所轄學校申報省級素質教育示范學校。
(二)示范學校的評估認定與管理
素質教育示范學校認定需經自評、申報、初審、驗收、認定等基本程序,稱號統一為“素質教育示范學校”。取得稱號5年期滿需復評。
1.申報資格。申報各級示范校應當嚴格執行《山東省中小學素質教育督導評估體系》的標準要求,評估結果達到優秀等級以上,區域內具有示范帶動作用。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學校,不具申報資格。
(1)違反《山東省普通中小學管理基本規范(試行)》,被處以全市通報批評及以上處罰的;
(2)學校課程實施水平評估不合格的;
(3)學校對教師從事有償補習活動監管不力,造成不良影響的;
(4)教師體罰、變相體罰學生,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
(5)嚴重違反國家、省、市有關收費規定的;
(6)學校發生重大安全責任事故的;
(7)因學校教育和管理不力發生教職工或學生嚴重違法行為且被司法機關認定為犯罪的;
(8)其它嚴重違背政策的現象。
2.申報程序。各級教育督導部門按照分級評選、逐級申報的原則負責示范學校的評選認定工作,向上級推薦申報工作。
3.申報事項。申報縣(市區)、市級示范學校,需報送的書面材料及其相關事項,由評估確認機關自行規定。申報省級示范學校須報送以下材料:①各市教育局向省教育廳提出省級評估的申請報告(請示)。②山東省中小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示范學校申報表。③學校的自評報告和申報當年相對應的縣、市督導評估的報告(通報)。④實施素質教育的典型經驗材料。
4.評估與確認。市、縣(市區)級示范學校創建工作由同級教育督導室組織實施,教育行政部門確認,同時送上級教育督導室備案。省教育廳對市級教育行政部門申報的省級示范學校進行綜合審查,依據評估結論進行復評公示后,授予“山東省省級素質教育示范學校”稱號,并給予表彰。具體工作由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負責。
5.跟蹤督查。素質教育示范學校的推薦、評選實行動態管理,推薦、評選工作每年進行1次。對已獲得素質教育示范學校稱號的學校每5年進行1次復查。
六、結果使用
(一)評估結果分為優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個等級。被評定為優秀等級的學校方可申報相應等級的素質教育示范學校。
(二)地方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將學校督導評估結果作為學校問責、干部考核和實行獎懲的重要依據。
(三)各級教育督導部門向社會公布學校督導評估結果,定期發布中小學校督導評估報告。
本《方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篇三:學校督導評估方案
為促進中小學規范辦學、科學發展和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按照《吉林省中小學校督導評估辦法(試行)》的規定,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督導評估的性質
中小學校督導評估是以素質教育為導向的對中小學校的常規性綜合督導評估,是政府對中小學校進行行政監督和教育督導機構“督學”的主要形式,是保障素質教育順利實施、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辦好讓人民群眾滿意教育的重要措施和有效機制。
二、督導評估的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以推動中小學校規范化辦學為重點,以促進學校自主發展為核心,以實現學校均衡、協調、可持續發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目的。要通過督導評估,督促地方政府堅持依法行政,認真履行職責,努力辦好每一所學校,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指導中小學校堅持依法辦學,規范辦學行為,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努力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引導社會各方面和學生家長用正確的標準評價學校,關心和支持教育,為學校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三、督導評估的范圍
縣內普通初中及小學。普通初中、小學分別制定督導評估指標體系。
四、督導評估的職責分工
縣人民政府教育督導機構:負責本縣轄區內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督導評估工作規劃的制定,組織對轄區內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督導評估(村級小學由縣級教育督導機構授權和指導,由鄉鎮中心校督導評估);對轄區內普通高中,加強經常性檢查,指導自評和督導評估后的整改工作。
五、督導評估的主要內容
督導評估內容包括三個方面,以一級指標(A級指標)形式設置,按辦學標準、學校管理、自主發展逐級提升,以促進中小學校在實現標準化辦學的前提下努力提高教育質量,辦出特色。
1.辦學標準指標。以二級指標(B級指標)形式設置,包括學校建設、教育裝備、教育經費、師資配備、辦學行為、教學質量等6個方面的內容。
2.學校管理指標。以二級指標(B級指標)形式設置,包括辦學指導思想、隊伍建設、德育工作、教學工作、行政管理、學生基礎性發展狀況等6個方面的內容。這部分指標以管理及其效果為重點,促進學校樹立先進的辦學理念,探索建立科學的管理機制,明確發展目標,挖掘發展潛力,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
3.自主發展指標。以二級指標(B級指標)形式設置,包括改革創新、文化建設、學校與社會、特色創建等4個方面內容。這部分指標給學校自主發展的空間,目的是引導與激勵學校立足自身發展實際,按照更高的標準和要求推進改革創新,加強學校文化建設,密切與社會的聯系,逐步形成辦學特色,在更高的層次上自主發展。
六、督導評估結果的處理
1.督導評估結果等級的劃分。
按辦學標準,學校管理,自主發展三個方面分別評定結果,每一方面都分A、B、C三個等級。
辦學標準部分A、B、C三個等級分別表示為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學校管理部分A、B、C分別表示為優良、一般、較差;自主發展部分A、B、C分別表示為較好、一般、較差。評估等級按C級指標規定的等級要求比率確定。
對一所學校督導評估的結果為三個方面評估結果的組合。例如:辦學標準為B,學校管理為A,學校自主發展為C,該學校的評估結果則為BAC,依此類推。
2.督導評估結果等級認定的具體辦法。
等級評定按以下標準掌握:
辦學標準部分。A等:C級指標全部達到A等;B等:C級指標全部達到B等或以上等級;C等:達不到B等標準要求。
學校管理部分。A等:評為A等的C級指標大于等于20個,其他為B等;B等:評為A等的C級指標大于等于16個,其他為C等;C等:達不到B等標準要求。
自主發展部分。A等:評為A等的C級指標大于等于9個,其他為B等;B等:評為A等的C級指標大于等于7個,其他為C等;C等:達不到B等標準要求。
3.督導評估結果的處理辦法。
對學校督導評估的命名和表彰方式由市決定。
對辦學標準為C等的學校應報告縣政府、主管教育行政部門,責令整改,一年后復查,仍達不到合格標準的,由教育行政部門做出處理。政府教育督導室應督促政府有關職能部門及各相關方面,對未達到基本辦學標準的學校給予幫助和指導,使其盡快達到國家辦學標準。
七、督導評估的具體方法
1.把握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的原則,根據各方面的信息,進行定性和定量結合的綜合分析,確定評價等級。定性的評估要在通過“聽、看、查、訪、議”等形式取得客觀的數據、事實的基礎上進行。定量的評估要認真核查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必要時進行實地測查核實。評估時既要對C級指標所包含的要素逐一評價,也要對C級指標綜合考慮,按照督導評估指標體系中給出的等級評估標準,逐項逐條定等量化。評估指標體系中相關指標,絕大多數系指90%以上,大多數系指75—89%。
2.評價時應注重實證性的考察,如現場觀察、訪談、問卷、聽課、座談、查閱教案和學生作業、抽樣測試、分析學校的原始記錄和檔案等,廣泛收集信息,全面了解情況。對獲取的各種信息進行匯總和綜合分析,評估認定學校三個方面工作達成度和等級情況,主要的成績和不足,形成督導評估意見。
3.督導評估結果信息反饋,內容應包括三方面,即主要成績與經驗、存在的主要問題、整改要求,同時附上評價成績表與評估等級結果,使每所學校找準問題、明確方向、認真整改。
八、督導評估工作的組織實施
1.學校自評。各中小學校要對照中小學校督導評估方案、指標體系認真開展自評,實事求是的肯定成績、找出主要問題與不足,通過自我定位準確找出學校發展的起點。
2.制定學校發展規劃。在教育督導部門的指導下,每一所中小學都要廣泛發動群眾參與,在自評基礎上,根據評估方案和指標體系,制定新一輪學校督導評估周期內(三年)學校發展規劃或計劃,發展規劃或計劃應包括“分析發展基礎、確定主要指標的預期目標、落實保障措施、構建自評機制”等內容。學校發展規劃要在新一輪督導評估規劃啟動前一年年底前報縣政府教育督導室。( )
3.嚴格按規劃和計劃開展督導評估。在對學校督導評估時,除依據督導評估指標體系外,還要認真檢查學校發展規劃或計劃的執行或完成情況,將其作為督導評估和指導學校工作的重要內容。新一輪學校督導評估仍以三年為一周期。
篇四:學校督導評估方案
11月27日,以黃局長為組長的縣政府教育督導室一行6位專家對五山鎮小學辦學水平進行了為期一天的縣級綜合督導評估。評估組依據《谷城縣第四輪普通中小學辦學水平綜合督導評估計劃》,通過聽取學校自評報告,查看校園校舍和裝備設施,聽取教師課堂教學,查閱檔案資料,召開座談會,對學生進行各種測試和問卷調查,查閱教師教案問卷調查、座談,觀看課間操、課外活動等形式,采集到大量評估信息,進行全面綜合分析評價,形成了初步的評估意見,認為五山鎮小學綜合辦學水平已基本上達到了縣《評估計劃》主要指標的要求,同時,指出了學校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出了具有針對性、建設性和指導性的意見和建議,進一步為我校的創建工作指明了方向。學校對此高度重視,評估組離校后,學校領導小組迅速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召開了領導班子會、中層干部會和全體教職工大會,認真學習和領會《評估計劃》精神,針對評估組提出的督導建議,逐項討論研究整改措施,鎖定整改任務,明確整改目標,制定整改方案。
一、加強學習,提高認識,精心部署整改工作。
1.深入學習《評估計劃》,進一步提高對整改工作的認識。
接受縣級辦學水平的督導評估,不僅是對學?,F有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的一次檢閱和鑒定,更重要的是引導學校走上一條可持續的良性發展道路,為學校提供了十分難得的發展機遇。經歷了這次督導評估后,師生的精神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主人翁意識、團隊協作意識進一步加強,專家們對學校辦學水平的高度評價使我們倍受鼓舞。我們更加深切認識到,我們離示范學校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后期的整改任務還很艱巨。為此,我們首先召開了領導班子會和中層干部會,認真學習、深入討論研究《評估計劃》,深刻領會其精髓;繼而召開了全校教職工大會,全面貫徹評估組的提出的建議,落實整改工作。
2.認真研究督導建議,進一步明確創建整改工作目標。評估組提出了全面、科學闡釋辦學理念、進一步規范辦學行為,深入推進高效課堂,加強校園軟文化建設、改善辦學條件等方面的問題及整改建議,客觀中肯,每項建議都有明確的要求和高屋建瓴的舉措指點。我們必須針對這些建議逐條梳理,逐項整改。我們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再接再厲,團結拼搏,以主人翁的精神積極扎實地做好創建整改工作,力爭在半年左右時間整改到位,以更新的姿態迎接回訪。
3.成立整改專班,進一步明確整改工作職責。為進一步加大創建整改工作力度,提高創建整改工作效率,學校成立以校長楊澤岐為組長的創建整改工作領導小組,對照督導建議,制定整改方案,研究整改措施,排好整改日程,及時整改,及時督辦,狠抓落實,確保按期完成整改任務。
二、明確任務,強化措施,逐條逐項認真整改。
(一)全面科學闡釋辦學理念,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提升辦學水平,引領學校發展。學校將采取舉辦講座、開展討論等形式,組織全校教職工邊學習、邊討論、邊實踐,確定了“以仁德施教,教學相長;從發展著眼,各長其才”的辦學理念。“仁德施教” 即:教師以寬厚、仁愛之心去影響、教育學生,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這既是對教師師德的要求,又符合學校德育為首的辦學要求。在仁德施教的教育過程中,時刻關注學生、教師、學校的發展,以促進發展為目標,培養學生的特長,突出教師的特長,凸顯學校的特色,讓學生、教師、學校共同進步。為使辦學理念入耳、入腦、入心,逐步內化為思想,外化為行為。學校要求人人知曉辦學理念,要在辦學理念的引領下,首先加強自身素質的提高和個人師德修養的提升,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處處實施德育,培養思想品德優良、心理健康陽光的社會主義建設的接班人;注重學思結合,知行統一,因材施教,積極構建活力、創新、高效的課堂模式,促使學生個性發展、特色發展、全面發展。
(二)抓住創建縣級示范學校契機,大力推進高效課堂。
1.進一步提高和加深對“357”高效課堂的認識,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常規教學。
①進一步加強學習,提高對“357”高效課堂的認識。
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谷城縣“357”高效課堂建設研究開題報告》、局領導的講話精神、新課改的相關理論,認真總結前幾年課堂教學改革和近一年來推進高效課堂的經驗,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專業素養,使每位教師充分認識到積極推進高效課堂建設的必要性、重要性,是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的根本保證。為推進高效課堂提供強有力的理論支撐。
②加強領導,強力推進高效課堂建設研究的落實。
成立由校長、分管副校長及各學科骨干組成的“高效課堂建設研究小組”,集中學校的主要領導力量和教學骨干,集中主要時間和精力,深入課改第一線,了解課改動態,研究課改問題,促進課改穩步健康有效地開展,為新課改的推進提供咨詢。“研究小組”制定學校高效課堂建設實施方案,研究高效課堂建設中出現的問題,指導高效課堂建設的具體實施。
“高效課堂建設研究小組”成員每學期聽課不得少于30節次,以便及時了解高效課堂建設動態,研究出現的問題,采取相應措施,通過定期召開教師、學生座談會,實行推門聽課、問卷調查等形式,及時了解教情、學情,了解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研究開展情況;收集教師、學生遇到的困惑,并組織人員對困惑分析并提出指導性意見及解決辦法;優化實施方案,整合教學資源,抓好導學案的設計、小組建設、學生的評價等工作。
學校將進一步加大對常規教學的監控與指導力度。每周教師的導學案的簽發,每月教師常規的檢查,每學期組織的校本教研活動,都必須有檢查,有記載,有通報,有活動總結。
2.加強課題研究,深化高效課堂建設。
(1)立足構建"357高效課堂建設研究",切實抓好課堂教學改革。
課堂教學改革是新課改的核心工作,今后,要在努力轉變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創新培養模式上下功夫。通過貫徹《規劃綱要》及課改的精神,積極構建 “357高效課堂建設”研究。
一是要求教師深入學習、踐行“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觀,“相信學生、解放學生、依靠學生、發展學生”的學生觀,“把課堂還給學生、把時間還給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的教學觀,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按照"貼近學生、貼近實際、貼近生活"的原則積極創設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按照“357高效課堂建設要求,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與學生的主體兩個作用,形成不同科目、不同課型、不同教師的教學模式及課堂特色。
二是營造“樂學”環境。通過深化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方法改革,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注重學思結合,運用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營造獨立思考、自由探究、敢于質疑、挑戰權威的學習環境,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注重知行統一,強化實踐環節,重視能力培養,讓學生體會成功;注重因材施教,發展每個學生的優勢潛能,促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最好的發展。
三是注重合作學習。在現有基礎之上,進一步推廣小組管理與小組評價,為學生提供展示、交流的機會,通過教師對小組整體性的學習過程和成效評價、小組內的互幫互促與互評,以教學評價促學生的發展,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最大的幫助和最大的進步,在成功的體驗中不斷進步。
四是提高課堂效率。充分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長,采取分層教學,分類指導的方式,滿足不同類型學生的學習需求,使每位學生學有所獲。精心設計導學案,精選習題,減少作業量,切實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進一步規范學校的作息時間,給學生更多的自主支配時間。
五是積極探索多元評價方式,切實抓好教學評價改革。
嚴格規范考試科目和次數,命題立足基礎,立足學生實際,難度控制在學生考試合格率達到80%以上;體育、音樂、美術課程每學期都必須進行測試,并做好記錄納入學生的檔案,同時作為學生學分認定的重要依據。
嚴格學生作業數量。學生作業一定要按要求執行,不得隨意多布置,必須做到有布置有檢查。
學校、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合作,公開、公正、公平地進行學生成長評價。進一步探索新形勢下的學生成長評價機制,注重過程評價和小組評價,將學校評價、教師評價、學生互評與社會評價相結合,以評價促進學生的良性發展。
進一步完善教師評價機制,在原有評價制度的基礎上,將教師指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等活動,納入教師的量化考核中,采取教師自評和互評、學生評價、家長評價、學校評價相結合的方式,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2)科研引領,鞏固成果,逐步形成高效課堂建設研究特色。
學校將《357高效課堂建設研究》作為全校性的中心課題,各學科組(備課組)以及每人還有相關的子課題。學校將以中心課題帶動其35個子課題的研究,進一步提升學校教科研水平。同時,學校將已經結題的市級課題《學生學習興趣的研究》的經驗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等方面取得的好成果進行大力推廣和運用,形成高效課堂建設研究的特色。
3、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打造一支教書育人、素質優秀、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
學校將把教師的素質提高工程作為學校發展的一項硬件。首先,要加強校本培訓力度,把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教師的基本功訓練、現代教育理論、教師課題研究的能力等作為校本培訓的內容,通過校本培訓來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其次,通過開展師德活動,榜樣引領來帶動廣大教師思想素質的提升。三是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形式的活動,讓教師了解更多的科研動態,來提高育人者素質。四是大力推介老師參與各級各類學科競賽活動,拓寬教師的視野,增長教師的才能,帶動教師群體的發展。
(三)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力創德育品牌。
學校將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引導學生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學校將進一步規范德育工作,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和個人特長的培養作為德育重要工作,堅持經?;⑾盗谢?、生活化。學校將依托省級課題德育“五項專題”的研究,深化德育工作的力度,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探索學校文化建設的途徑與方法,樹立德育品牌意識。
(四)多方爭取,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
學校將根據督導評估組的意見,通過內部壓縮開支、外部爭取資金的辦法,對學生的活動場地、教學設施、住宿就餐條件等進一步改善,力爭達到國家要求的標準。
三、突出重點,加強督查,按期完成整改任務。
1.突出整改重點。在整改過程中,我們將突出工作重點:進一步豐富和提升學校辦學理念、踐行辦學理念;全面推進高效課堂建設研究;進一步規范辦學行為;提高教師素質;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以重點整改帶動和推動全面整改。
2.加強督查力度。①制定整改日程表,進行定期督辦或不定期檢查;②加強對重點、難點工作的研究,及時發現和解決整改工作中的突出問題。確保整改到位,以嶄新的面貌迎接縣政府教育督導評估組的回訪。
篇五:學校督導評估方案
為了進一步鞏固義務教育改革成果,充分發揮學區內各中小學在教育教學管理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切實保障我鎮義務教育健康、穩定、持續發展,特制定《無為縣高溝中心校中小學督導評估方案(討論稿)》(以下簡稱為《督導評估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 “三個面向”、“三個代表”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針,認真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和黨的十七大關于高質量普及義務教育的目標要求,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以現代教育理論和發展性教育評價原理為理論依據,結合《安徽省農村中心學校管理工作指導意見(試行)》和《無為縣中心校發展性教育督導評估方案(試行)》及我鎮基礎教育發展實際狀況,構建并運用規范性和發展性相結合的督導評估模式,建立對學區內各中小學督導評估制度,強化學區內各中小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職能,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我鎮義務教育均衡化發展,自主化發展,特色化發展。
二、基本原則
1、導向性原則
發展性教育評價是在總結過去的基礎上,依據科學的教育理論和教育法律法規,立足當前,面向未來,規劃引導,重在愿景激勵的評價。
2、發展性原則
發展性原則是發展性督導評價的本質特征。發展性督導評價的內容、過程、方法和結果的運用都要把促進發展作為督導評價的出發點和歸宿點,用發展的理念統帥評價的全過程。
3、主體性原則
主體性是發展性評價重要特征。在督導過程中,評價對像是評價的重要主體,要充分發揮能動性,通過和督導評價促進評價對象在原有基礎上實現自主發展。
4、效益性原則
效益性原則是現代教育管理科學化特征之一,是發展性教育評價的必然要求。開展辦學效益評估,旨在引導學區內各校優化組合教育資源,實現教育資源利用效率最大化。
5、動態性原則
動態性原則是發展性評價根本特征。發展性評價是不斷遞進的過程,對學區內各中小學的評價實行現狀評價與發展評價相結合,部分評價與整體評價相結合,學期自評與學年度評價相結合,學年度評價與三年總評相結合,結合學校的發展規劃,對目標的達成度進行評價。
6、激勵性原則
激勵性原則是做好督導評估工作的重要保障。本方案實行多元激勵,一是正向激勵為主,設置不同層面的獎項,鼓勵不同層次的學校在原有基礎上發展;二是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相結合,對于獲獎學校除給予表彰外,還頒發一定的獎金并對獲獎學校在縣局項目和資金分配上通過爭取予以傾斜;三是懲罰激勵為輔,對于工作出現重大失誤的學校實行“一票否決制”,對于工作持續滑坡的單位,給予一定的懲戒,亮黃牌警告。
三、評估內容
《督導評估方案》評估指標體系由“規范性”和“發展性”兩部分指標體系組成。
1、規范性指標。
規范性評價指標由中心校督導評估工作組依據國家教育方針和《無為縣中心校發展性教育督導評估方案(試行)》進行設計,包括組織制度建設、教育資源配置、教師隊伍管理、教育教學管理、安全管理、兩基工作、總務管理、辦學績效八個方面,具有明確的法定性和導向性,是對學區內中小學的共性要求,采用“一把尺子”衡量。
2、發展性指標。
中心校督導評估工作組設置一級指標“自主發展”,下設“學?;A狀況”、“改革目標思路”、“發展項目措施”、“階段成果”、“辦學特色”五項二級指標。由各中小學根據本校發展規劃年度目標任務和學年度工作計劃確定二級指標評估細則。該指標以“發展為本”的理念為指導,力求引導各中小學在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的實踐中,抓住自身發展的主要矛盾和關鍵問題,從實際出發,制定發展目標、規劃和措施,發揮自身優勢,形成自主發展和可持續性發展,形成辦學特色。旨在提高評估的針對性,滿足評估學校個性化發展需求,體現評估的差異性、公正性和多元激勵性,促進全鎮中小學在差異性發展中實現均衡發展。
五、工作程序
1、各中小學送交學校發展規劃
各中小學擬定近三年學校發展規劃和辦學水平評估規劃,提交學校教代會審議通過,于起始學年初前一個月(8月下旬)送交中心校教育督導評估工作組;并于每學年初(9月上旬)送交本學年度“自主發展”的二級指標評估細則和學校學年度(學期)工作計劃至中心校教育督導評估工作組。
2、各中小學組織開展自評工作
各中小學依據本校發展規劃和辦學水平規劃以及送交至中心校的發展性評估指標細則,每學期末組織開展對學校學期工作進行自評,初步確定相應的等級(上學期以核查對照和調整完善為主,下學期以總結考評為主)。
工作內容為:一是建立自評領導組;二是依據《督導評估方案》分解指標,組織專項自評小組;三是制定自評計劃,各專項自評小組結合部門職責,制定自評工作安排;四是組織動員培訓;五是編制自評工具,如自評提綱、各類問卷、測試題、統計表、量表等;六是開展自評,資料歸檔;七是形成自評量分表和自評報告。
具體程序為:學習宣傳動員---制定自評方案---信息收集評價---綜合分析---形成并報送自評報告(自評工作方案、自評報告、自評量分表)。
3、中心校組織人員到各校進行督導評估
中心校組織的督導評估,原則上每學年6月份進行(一些待定數據等學校學年度工作結束后,于7月下旬由各校按時送交中心校督導評估工作組備案匯總)。
具體程序是:組建督導隊伍---學習有關方案---明確分工和操作步驟---擬定督評細則---制定督評計劃---印發督評通知書---到學校開展督導評估(6月份) ---匯總督導評估考評結果(7月下旬)---反饋意見---建立檔案---印發督導評估報告---督評回訪。
六、方法技術
1、評價方法。發展性督導評價采用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注重形成性評價;自我評價與督導評價相結合,注重自我評價:絕對評價與相對評價相結合,注重絕對評價;絕對評價、相對評價與差異性評價相結合,注重差異性評價;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注重定性評價。
2、信息采集。信息采集運用動態采集和靜態采集。采集的方法主要有:觀察與查閱,即察看校容校貌、查驗教學設施裝備以及觀察課堂教學等各種教學活動,查閱相關文件、材料;聽取校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的匯報和介紹;召開座談會和進行個別訪談;問卷與測試,發放各類調查問卷,組織有關內容的測試。
3、綜合評價。本著簡易便行的原則,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描述轉化為等級的方法。
規范性指標評價依據基數分,按照權重(700分)分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相對應的分值比為:≥90%;≥80%;≥60%;<60%。
發展性指標評價采用對滿意度的計算方法,權重為300分。滿意度采用累計積分求平均值并轉化為百分比與等級的方法。平均滿意度等級標準:進展顯著≥90%;進展較大≥80%;進展一般≥60%;進展較慢<60%。
辦學效益采用指數描述法。辦學效益等于一定時段的教育投入與教育產出之比。本方案對教育投入與教育產出及效益作如下界定:
⑴教育投入(A)包括以下三個方面因素:
A1全年在編在崗教師工資總額
A2劃撥學生學年公用經費總額
A3固定資產年折舊5%總額(不含在建項目)
A=(A1+A2+A3)/在校學生總數(按照學年初9月1日學生數)
具體各中小學教育投入賦分依據全鎮中小學生均成本平均值,達到平均值70分,高于平均值每一個位次加2分,低于平均值每一個位次減2分。
⑵教育產出(B)包括以下三個方面因素:
B1學生發展得分(按照生均值計算)
B2教師發展得分(按照師均值計算)
B3學校發展得分(按照校均值計算)
B=(B1+B2+B3)×100
具體各中小學教育產出賦分依據全鎮各中小學教育產出平均值,達到平均值70分,高于平均值每一個位次加2分,低于平均值每一個位次減2分。
⑶辦學效益(T)
T=B/A
具體各中小學辦學效益賦分依照全鎮中小學辦學效益平均值,達到平均值70分,高于平均值每一個位次加5分,120分封頂,低于平均值每一個位次扣2分。
通過對定量、定性結果綜合分析,進行綜合評定,將各中小學的基礎情況考慮在內,劃分等級。
七、結果運用
教育部在《關于加強教育督導評估工作意見》中提出:督導評估結果應成為被督導單位改進工作的依據,成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教育決策及考察干部和評價學校的重要依據。為此,對各中小學發展性評價結果將做如下處理:
1、建立通告制度。印發《督導評估報告》至各考評學校,同時報送鎮黨委政府和縣教育局,條件成熟時將通過有關媒介向社會公布。
2、建立回訪制度。對于《督導評估報告》中提出的問題和建議,中心校將組織督導組定期到有關考評學校開展跟蹤督查和問效。
3、建立獎懲制度。中心校將根據督導評估結果實施以下獎懲:
⑴學年度評估結果作為學區內學校申報各類示范(特色)學校的重要依據。
⑵評估結果與校長個人年度考核的等級掛鉤;并作為表彰、評先、評優的依據之一;同時作為校長和其他管理干部任免的重要依據。
⑶中心校對于每年綜合積分達到優秀等級的中小學(約五名)授予學年度工作“先進單位獎”獎牌,授予中小學校長“優秀校長”證書;對于綜合積分處于合格等級以上且位次上升的(約五名)中小學校授予學年度工作“進步獎”獎牌;對于獲獎單位和個人,中心校將頒發一定的獎金,并在下年有關資金、項目等教育資源配置方面予以優先爭取。
⑷對于綜合積分為不合格等級的學校,第一年通過幫助指導限期整改提高,第二年列入“重點管理校”,亮黃牌警告;第三年通報批評并將考評結果及處理意見報教育主管部門。
4、實施“一票否決制”。具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取消獲獎資格:
⑴出現導致師生死亡的責任安全事故。
⑵出現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違規辦學行為或從教行為。
⑶教職工犯刑事案件。
⑷學生受到勞教以上處罰。
⑸職業高中招生任務完成處于全縣后位的中學。
八、解釋權
本《督導評估方案》各項具體條款由督導評估工作組負責解釋。
標簽: